井冈山市青年骨干培训中心是对外开展红色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被授予“江西省十大红色教育培训先进单位”
0796-6559898
井冈山红色故事 | 探索革命摇篮,传承井冈山精神

红色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文化 > 红色故事 > 井冈山红色故事

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
       远在武汉的陈毅一心想赶上参加南昌起义,可是,当他与武汉军校学生从武昌出发时已经是8月2日。
       8月4日陈毅等坐船到九江时,学生们又被张发奎缴了械。
陈毅
(陈毅)
       陈毅只好赶快下了船,与特务连连长肖劲一起,一夜走三四十里往南昌方向赶去。(注:肖劲在井冈山会师后任28团3营营长,后在龙源口战斗中壮烈牺牲。)
肖劲
肖劲(1906--1928)
       沿途因为兵变,到处关门闭户,陈毅等人只好在树林里稍事休息。
       用陈毅自己的话说,当时他已经是一名著名的“红色分子”。
       待6日晚上陈毅赶到南昌时,连共产党的影子都不见了,   起义部队已经于几天前撤离南昌了。
       在南昌城里,满街都是张发奎的兵,到处叫骂共产党,大肆搜捕共产党人。
 
       原来,南昌起义后,部队撤离南昌,决定南下广东。起义军南下时正是酷暑时节。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到处通电进行反动宣传,致使起义军沿途得不到群众帮助,再加上南下仓促,宣传工作不到位,士兵对起义的认识不足,一时军心涣散,逃兵甚多。
 
       其中,蔡廷锴第十师在撤出南昌不久就离开了队伍。接着,第二十军参谋长陈浴新及第二十军五团约七百人叛逃。
       陈毅、肖劲等数百人几经周折,终于在临川、宜黄一带追上了起义部队。
       前委书记周恩来亲自分配陈毅到号称铁团的主力部队七十三团当政治指导员,并笑着对他说:“陈毅同志,派你干的工作太小了,你不要嫌弃。”
       陈毅报之于爽朗的笑声:“什么小不小呢,你叫我当连指导员我也干,只要做武装我就干。”
 
       在当时四面白色恐怖的情况下,能有这样坚定想法的人,确实不是很多。
        8月25日,起义部队在瑞金击溃敌人。
 
       9月18日,部队从福建攻入广东,19日占领广东大埔县的交通枢纽——地处梅江、汀江、韩江汇合点的三河坝。
       在三河坝,前委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朱德率领第九军和第十一军的第二十五师共二千五百余人留守三河坝;另一路由叶挺、贺龙率领主力八千余人向潮州、汕头进发。
       9月28日,主力部队六千人在汤坑与一万五千敌军激战,歼灭敌军三千余人,但起义部队也损失二千余人,最后弹尽粮绝,于30日向揭阳撤退,而先期占领的潮州、汕头亦失守。
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
(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
       10月2日,留守三河坝的部队在朱德、第二十五师师长周士第率领下与敌三个师激战,终因寡不敌众,于4日夜晚撤出三河坝。
       在全线失利的情况下,朱德在茂枝村的全德学校召集周士第、李硕勋、陈毅、王尔琢、周邦采等负责人开会,商讨下一步对策,最终决定为保留南昌起义的火种,部队撤出广东,向闽赣边界转移。
       部队虽然摆脱了国民党正规军的追击,但是却连地方武装、反动民团,甚至山野土匪都可以来欺负一下。
       10月的山区小道上,寒冷、饥饿、痢疾、疟疾与这支沉闷的队伍一起向北走去。
       一路上,不停地有人离开这支队伍。
       部队撤到赣南后,虽然摆脱了敌人大部队的追击,但仍不时遭到地主武装、反动民团的袭击骚扰。
       而且天气逐渐变冷,官兵们仍穿着起义时发的单衣,加上缺医少药、风餐露宿,寒冷、伤病、饥饿威胁着每一个人的安全。
 
       结果,南昌起义部队出现了秋收起义部队曾经面临的情况:士气低落,成班、成排、成连的战士脱离革命队伍。
       在离队潮中,部队团以上骨干走得只剩下第七十三团指导员陈毅和第七十四团参谋长王尔琢了。
 
       开国上将、时任连指导员的杨至诚用“孤军”和“二无”形容当时的困局:“这一支孤军,一无给养,二无援军,应当怎么办?该走到哪里去?”
       一天,林彪带着几个连长来找团指导员陈毅:“现在部队不行了,一碰就垮。与其等部队垮了当俘虏,不如现在穿便衣,到上海另外去搞。” 
       其他几个连长都是林彪黄埔四期的同学,随声附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陈毅态度鲜明:“我不走。现在我们拿着枪可以杀土豪劣绅,土豪劣绅怕我们。离开了部队没有了枪,土豪劣绅就杀我们。我们是共产党员,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  
       当晚林彪离开部队,过了几天又回来向陈毅报到,说:“根本走不了,我走到了梅关,到处是地主武装搜查、抢夺、杀人。这样送命太不值了!”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任凭朱德有三头六臂,他一个人又如何能拢起这支不到两千人的军心涣散、缺乏斗志的队伍?
 
       在不停地应付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困难的同时,朱德迫切希望有人能出来协助他稳定军心。
 
       这时,陈毅从队伍中站出来了。
       陈毅是在人们不解、冷漠甚至是鄙夷的目光下站出来的。
        在当时共产党处于地下、政治思想工作在军队中又最被人看不起的情况下,且陈毅来到这支部队还不到三个月,又只是一位团级骨干,在这种情况下出来协助一军之长的朱德,其压力更是可想而知。
 
       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酸甜苦辣,陈毅心里比谁都清楚。但是,他仍然果断地从队伍中站出来。
       10月中旬,部队进驻天心圩。当天晚上,朱德召集军人大会,讲理想,讲前途,用苏联的革命做例子,告诉大家目前的苦难是暂时的。
 
       朱德道:“别看敌人现在跟着我们后面追,但是这些军阀之间也是钩心斗角,蒋介石和桂系军阀的矛盾调和不了,其他新军阀之间的矛盾也迟早要爆发。他们内部一打,我们的机会就来了,我们就可以发展了。现在是我们最黑暗的时期,但是黑暗过后光明马上就来了。我们只要坚持住,保存住实力,革命就有办法,革命就能成功。”
 
        陈毅开导大家:“在胜利发展的情况下,做英雄是容易,在失败退却的局面下做英雄就困难得多了。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做低潮时的英雄!”  
 
        会后,部队采取去留自愿的政策,又有军官和士兵约三百人离队,部队只剩下八百余人,但留下的都是意志坚定的革命战士。
       后来谈起这段走麦城的经历,陈毅不无自嘲地讲:“我那时在部队里是没有什么地位。我来部队不久,8月半赶上起义部队,10月初就垮台了。大家喊我是卖狗皮膏药的。”
       “过去在汉口的时候,说政治工作人员是五皮主义:皮带、皮鞋、皮包、皮鞭、皮手套。当兵的对我们这些政治工作人员就这么说:‘在汉口、南昌是五皮主义,现在他又来吹狗皮膏药,不听他的。’失败后,到了大庾,那些有实权的带兵骨干,要走的都走了,大家看到我还没有走,觉得我这个人还不错,所以我才开始有发言权了,讲话也有人听了。”
       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候,陈毅等人“我们要做失败时的英雄”的坚定信念感染了战士们,部队开始走出困境。
       在革命先辈当中,有许许多多像陈毅一样的革命者,他们选定了主义,站定了队伍,就终身为之不懈奋斗。
       他们在生死考验、利益诱惑和困难挫折面前,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打铁还需自身硬,硬就硬在共产党人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
1对1专属服务

长按微信号jgspxpy  拷贝微信中粘贴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