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市青年骨干培训中心是对外开展红色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被授予“江西省十大红色教育培训先进单位”
13507967876
井冈山培训中心新闻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心新闻

吃住在农家“没有围墙 ”的红培机构, “ 引 ”出一条扶贫路-青干中心党支部通过红培进行扶贫

井冈山市青干骨干培训中心(简称:青干培训)地处井 冈山自然保护区和国家 5A 级风景区的茨坪镇土岭村,距离 天街商业中心约 2000 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半亩  方塘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和“万企兴万村 ”的号召,通 过红色旅游、红色培训进行扶贫,将一个破旧、杂草丛生和 荒芜坍塌的“ 空心村 ”变成了集特色美宿、商务会议、读书 康养和红色培训为一体综合性农旅旅游度假“ 网红村 ”,也

是全国唯一一家通过红色培训、红色旅游进行扶贫,把“红 色课堂搬进村头巷尾 ”的没有围墙的红色基因传承基地。

半亩方塘的农旅旅游度假区的建成,填补了井冈山度假 型产品的空白,为全市乡村振兴树立了典范。

建成后的半亩方塘农旅旅游度假区:这里依山傍水、池 塘遍布、清泉涌流、环境优雅,俨然一处隐世秘境。既有保 存完好的次原始森林,又有被称为“井冈第一泉 ”的优质山 泉水,是真正的天然氧吧和疗养圣地。先后被国家、省、市 评为:

1、2022 年,被江西省工商联授予省级“万企兴万村 ” 实验项目。青干党支部也被井冈山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党 支部 ”称号。

2、2023 年被吉安市工商联、吉安市农业农村局、吉安

市乡村振兴局、吉安市光彩事业促进会等 6 个单位联合授予 “万企兴万村 ”实验项目。

3、2023 年 1 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 “ 甲级民宿 ”, 为全市首家甲级民宿。

4、2023 年,支部书记兰秀辉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 国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 ”;2024 年被农业农村部授予“ 乡 村规划师 ”称号。

5、2022 年 12 月,被省林业局、省民政厅、省卫生健康 委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列为 “省级森林康养基地 ”。

6、2023 中共吉安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授予 “全市 首批高层此人才疗养基地 ”。

7、2021 年,青干被江西省发改委、农业农村厅、文旅 厅、 乡村振兴局、金融办等 14 个厅局,授于脱贫攻坚贡献

企业。

8、2024 年,被吉安市农业农村局评为“市级农业龙头 企业 ”。

9、2022 年,被中国农民丰收节授予“全国乡村文化创 新典型案例 ”。

10、2023 年被吉安市文广新旅局授予“优秀饭店( 民 宿) ”。

11、2022-2033 连续两年被井冈山管理局授予“优秀饭 店(民宿) ”称号。

12、2023 年被江西省文旅厅列为全省旅发大会重点项 目。

半亩方塘农旅旅游度假区一下子就吸引住世人惊异而 热情的目光!这里火爆了!

井冈山市青年骨干培训中心,是一家专业的红色培训机 构,成立 10 余年来,党支部一直聚焦红色基因传承、爱国 主义教育,致力于通过红色培训进行扶贫、用红色基因树立、 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自成立以来,青干就以“用井冈山精神打造金牌团队 ” 为企业经营理念,深耕红色传承的功德事业,助力于实现健  康中国。 同时,为贯彻落实国家“ 乡村振兴 ”战略,践行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两山 ”理念,担当社会责任,发展 全域旅游,做好旅游企业的产业链延伸,实施“村企合作 ”、 和“ 闲宅变客房、村民变股东、村民变员工 ”的共享模式, 通过红色培训扶贫:创造性的“把红色课堂搬进村头巷尾 ”, 利用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对空心村进行改造,参与乡村振 兴,美化土岭村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带动了附近村民的 就业和创业。项目投入运营后,每年可接待游客和各种培训 班40000余人次,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创利税50余万元,

村民收入每户首次租金(分红)可以可达15万元左右,还有 附近村民创业收入30余万,务工收入6万余元每人,村集体 年增加收入50余万元。

“ 绿水青山 ”变成“ 金山银山 ”

为 了实现“ 绿水青山 ” 向“金山银山 ”的价值转换,井  冈 山坚持“ 先保护再开发,边开发边保护 ”原则,复原乡村  建筑,复活乡村生活,复兴乡村经济,发起了“ 拯救落寞乡  村,再造新故乡计划 ”,坚持在保持原生态的基础上,把“ 红 色课堂建在村头巷尾 ”的理念,做一个没有围墙的红色基地。 人不负青山,青山不负人。历经 365 天的艰辛,半亩方塘天  蓝了、水清了、 山绿了、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更加好了。通  过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把半亩方塘打造成了深入践行  “ 两山 ”理论的亮丽风景!

(一)村企共建,扎实推进振兴工作

在建设初期,井冈山 自然保护区组建了以茨坪林场场  长杨秋太为组长的“ 乡村振兴工作组 ”,并主动与井冈山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旅游管理处、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对  接,帮扶项目建设,按照市级乡村振兴和“万企兴万村 ” 示范点来推进项目建设工作。

由村集体 、村民出资源( 闲置土地 、 鱼塘 、 菜地 等 ) , 财政产业扶持 资金 600 余万进行基础建设 ,社 会 资本 6000 万元进行整体开发运营,村企组成旅游专 业合作社 。 … … 诸如此类 的方式 , 土岭村探 索了一条 “ 自下而上 ” 、社 会 资本 为主 的 乡村振兴 资金筹措模 式 。半亩方塘 负责开发旅游产品 。 包括村 内游览车游 客接待 、 游客讲解接待服务 、 游客行程安排及餐饮住 宿预订服务 、旅游体验线路订制服务 、各类农事体验 等 。旅游合作社负责整体运营 ,提供村内公共服务 , 支持村民创业 ,组织村民提供业态指导 , 比如餐饮 、 民宿、种植技术等。合作社还做各种各样 的节庆活动。 半亩方塘发展 至今 ,获得不少赞誉。

无论村里 资源 禀赋如何 ,对一个 乡村 的振兴来说,

可建设的“ 土地 ”“人 ”和“ 资本 ”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二 )文旅撬动、农旅融合

这个村子地处井冈 山 自 然保护区核心区,森林资源  丰富 ,环境优美 ,项 目实施单位从这片森林里的寻常村  落蜕变为“ 半亩方塘农旅旅游度假区 ”和“ 红色课堂 ”。

“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 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是文化创意 ,是一种对生活品 质的追求 。一种对于文化的体验 。看来已经萧条的村庄 如今重获新生了 。土岭村项 目组成立后 ,负责项 目 的策 划 、规划 、招商 、推广和管理 ,又有红色文创园 、读书 荟、青少年研学等企业进驻,从农耕展馆、红色大讲堂、 乡村振兴大讲堂、乡建模式研究等方面推进这个村子的 建设。

村企共建, 众创搭台

第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助力乡村共富。

青干通过定制共创共享模式,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 ” 模式, 由青干提供策划、投资和运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第二,通过共创、共建、共享的“众创 ”模式

本着建设美丽乡村和“共创共享 ”的“众创 ”原则,以 “ 生态环境+红色培训+微度假 ”为主要内涵,着力打造集文 化创意、森林科普、康养度假和红色培训为一体的农旅度假 旅游, 目前已有乡村振兴研究院、红色大讲堂、乡村振兴大 讲堂、半亩院子度假酒店、半亩方塘精品民宿和梨花苑民宿、 枕水人家民宿、香草居民宿、客家小厨、农家小院等家 10 余家企业入驻,。

目前整个园区累计客房 118 间(其中方塘 11 间、梨花 苑 16 间,半亩方塘院子有 90 余间),配套有:4 个大中小 会议、综合服务室、非遗工坊、康体养生区, 汗蒸房、螺 塘咖啡、KTV、客家小厨、农家小院、研究院、红色大讲堂 等场所,实现森林、农业、文化和旅游的“ 四位一体 ”融合 发展。

红培带动村民走向致富路

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 村集体将闲置的农房 、宅基 地 、荒芜的菜地 ,村集体将村部 、祠堂等租赁给企业 ,企

业通过激活“ 沉睡的资产 ”,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的新路 子。

井冈山土岭村的“红色课堂 ”改造加固后的一栋栋民房 井然有序、鳞次栉比,这里有村落的旧屋老居的村寨村貌, 有以 VR、沉浸式体验馆等旅游休闲业态,有吃、住、行、游、 购、娱的文化旅游完整体系,宛如一座美丽的公园,这就是 声名远播,家喻户晓,远近闻名的“ 网红村 ”——“半亩方 塘 ”。

通过“村集体+公司+协会+农户 ”的经营模式,按照 “五心四带动 ”的建设原则进行开发。

即“五心 ”:

一设计有品韵、体现悦心;二建设有品相、体现匠心; 三服务有品质,体现暖心; 四营销有品牌、体现潜心;五体 验有品位,体现舒心。

“ 四带动 ”:

一带动农户闲置农房和宅基地盘活;二带动村民就近就 业创业;三带动地方土特产销售; 四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1对1专属服务

长按微信号jgspxpy  拷贝微信中粘贴添加好友